第3章 少年萌动(2/5)
扔完垃圾了以后,杨阳顺便又在学校食堂旁边公用水池洗了一下手。
不过别误会,这里的食堂并不是对所有学生开放的。
除了老师之外,每一个想要在食堂吃饭的学生都要先报名,然后带米和饭盒,然后食堂的阿姨将所有学生的米收集到一起,放到一个锅里做好,然后再分到每一个人的饭盒中。
只有米饭没有菜,学生们要自己带一点榨菜或者咸鸭蛋,简单的算是解决了中午的一顿饭。
这是学校很久以前留下来的风俗。
杨阳读的学校,是乡里的第一座小学,到现在有三十年的历史,可以想象一下,四十几年前在农村的有多少低保户,住的距离学校又远,孩子们只出一点米,能中午吃上一顿饱饭,已经是很好的一件事情。
不过到了2002年,原本放饭盒的窗口,饭盒已经不多了,大多数孩子就算不能回家吃饭,都会被父母给两三块钱去学校附近的早午餐店解决温饱。
杨阳记得这个时候如果下雨的话,杨妈会给他三块钱在学校附近找地方吃饭。
一大碗肉汤糯米饭,两块钱。(小碗一块)
一大碗草苗炒年糕,三块钱。(小碗两块)
一大碗肉丝面,三块钱。(小碗两块)
一大碗大排面,五块钱(木有小碗)
以上是杨阳雨天在学校附近吃饭的食谱,肉汤糯米饭是v,既能填饱肚子,还能留一块钱买零食或者玩具。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