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九章 周志安在春耕前(3/5)
他是主任,还是代表。现在乡亲们称呼他,有的叫他“周主任”,有的叫他“周代表”。
但是这两种称呼周志安都不满意。
他希望大家称呼他为“周代表主任”,或者“代表周主任”。叫人要叫啊,哪能省下一半呢。
不过五个字的确太长了,乡亲们也没这个兴趣,所以他只能是一会周主任,一会周代表了。
虽然当了代表,又有了牛,周志安还是非常遗憾。他在吴家庄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不只是那些家具,美酒,更主要的是他知道一件事,这个庄稼地的产量可以翻着跟头的上涨,十倍二十倍,一百倍,只要有那个化肥——他下意识的就夸大了秦牧给出的数字。
秦少爷说了,那个化肥就是种地的仙丹,等有了钢铁厂就有了仙丹。这让周志安常常的想念起一个男人——武录。
武大郎你得加油干啊,快点把钢铁厂建造起来,好给我做化肥。
武录比周志安还着急,就差急的哭了。因为他不认字,所以在学习班里面总是成绩倒数。
如果不是因为他性格憨厚,又勤劳肯干,而且还有一双巧手,马青早把他退回煤矿去了。
现在钢铁厂的建设这么紧张,他真没时间教徒弟认字。这你们抽时间自己去学,上课时间,跟我学专业知识。
这个专业知识还不是建造钢铁厂的知识,更多的是钢铁厂的前置科技。
比如耐火砖,这个东西没有就没法搭建高炉。
再比如衬板,这也需要好钢,可是现在他手里没那么多钢。
没有钢就没有高炉,没有高炉就没有钢铁,这简直是死循环,所以只能引入新的变量。
于是这么多日子以来,马青带领着钢铁工人主要是在做前期准备工作,就用现有的技术,采取本时空的小高炉炼钢技术。
不过因为明白了炼钢的原理,以及有了焦炭,和来自后世的各种工艺手段,所以马总工用土高炉炼出来的钢已经超过本时空许多了。
他和吴小妹是微山湖工业基地最忙碌的两个人,就连过年吴小妹和马青都没回吴家庄,一直在工地上工作。
秦牧利用宝贵的柜子空间,给俩人拉回来好几台机床,以及柴油发电机。
有了这些划时代的工具,俩人的工业制造能力坐着火箭一样的飞涨。
他们很快就超越了秦牧的技术——毕竟秦牧是搞电脑的,不是搞机床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