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7:那里都能建功立业(3/5)
一批批来自大明本土,来自楚地的有经验的工程队伍持续不断地加入,运河沿岸的地方政府,也大力组织麾下百姓加入到这一伟大的工程之中,无他,只是因为运河总公司是付钱的。对于地方政府来说,组织起一些闲余的劳动力来挣工钱,也是对地方经济的绝大贡献。
齐国人曾经以为大明修建这样一条运河必然是劳民伤财,肯定会搞得民怨沸腾,但在明国人看来,这样一个大工程,对于拉动地方经济是一个绝好的助力,大明的地方官员们,更是将其视为增加本地收入的一个大好机会。
不说那些青壮劳力了,便是老头子老婆婆,没事儿挥个小锤,敲几筐小石籽运去工地之上,也是可以赚回一天的饭钱的。
明国人把这看成是一个整个西地的大狂欢,雍郡郡守钟镇就认为,大运河的修建对于整个西地的经济发展起大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也正是在这样的一个全民动员的局面之下,两年时间,大运河的主体工程便已经基本上挖通了,剩下的,像修建堤岸,种植草木保持水土,修建水闸等一系列事情,当然就要慢慢来了。
自从渡过了上一次的旱灾险情之后,涔州郡守岳开山的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一场大雨缓解了迫在眉捷的危机之后,涔州开始大量地修建蓄水池,眼见着运河通水的日子已经愈来愈近,涔州人的干劲也是愈来愈足了。
以前的涔州地广人烟,人丁流失严重,这曾经是限制涔州发展的最大的问题所在,不过现在,大明已经帮其解决了这个问题。提前引爆了江南机器与人争夺工作机会的脓包之后,大量的人被迁移到了涔州。
对于首辅金景南的铁碗政策,岳开山是叹为观止,当然,这里头必然有着皇帝的鼎力支持,不过岳开山是绝不会往这里头深想的,有首辅顶缸就足够了,而涔州无疑是这一次事件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被流放到这里的那一批暴民,再加上他们的家属,超过了十万之众,一下子便缓解了岳开山人手不足的问题。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