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 张大媒人(2/5)
“花花桥子人人抬,就是抬举一下又如何”崔源一脸睿智的地说“想想张说跟他的关系,此子前途不可限量,现在还能抬举一下,待到他飞黄腾达之时,别说抬举,就是贴脸过去也不见得人家会卖你面子。”
“还是郎君高见”仁安在自己的脸上轻拍了一巴“差点忘了还有一个张说,难怪这个张外郎能这么快复出。”
张九龄算是出生世代仕宦之家,曾祖父张君政,曾任韶州别驾;祖父张子虔出任过窦州录事参军;父亲张弘愈,曾为新州索卢县县丞,虽说官途作为不大,但能维持仕宦算是很不容易,而张九龄也算是少年成名,十三岁就得到广州刺史王方庆的赞赏,后来又得到张说的赏识。
不知是不是受到张说的影响,张九龄对姚崇的政见很不认同,多次公开表示异议,遭到姚崇多次打压,在开元四年辞官归家,直至开元六年因“开路有功”得返长安,然后开始受到重用。
张九龄复仕看是偶然,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这是张说背后出力,从官场的走势来看,曾经被贬的张说要重新崛起。
崔源是不良人的首领,对这些情报了如指掌,很看好张九龄的未来,决定亲自迎接他。
就算张说不能崛起也不要紧,要知张说早年参加制科考试,策论为天下第一,历任太子校书、左补阙、右史、内供奉、凤阁舍人,参与编修《三教珠英》,学识渊博、桃李满天下,是文人公认的文坛领袖,张九龄是他的得意弟子,又是有名的诗人。
光凭这一点,去迎接他也没人说闲话。
“不知张外郎大驾光临,有失远迎。”崔源一看到张九龄,很快笑着说。
张九龄看到拜帖投了那么久还没反应,正想着博陵崔氏门第深深的时候,没想到突然大门中开,接着看到崔源亲自迎出来,楞了一下,马上回礼“不敢,劳烦崔御史亲自迎接,真是罪过。”
本想能派个管家迎接就不错了,想不到崔源不仅打开大门,还亲自来了,一时间张九龄都有点受宠若惊。
仁安在一旁笑着说“郎君,张外郎还站在这里呢,不如请张外郎过屋说话吧。”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