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章 名不虚传啊!(2/5)
提及百姓不太愿意长途迁移时,胡彪却很直接的道“树挪死,人挪活,眼下生活在黄泛区的百姓,日子过的依旧苦不堪言。对他们而言,故土难离是肯定的。
若是你们在宣传时,告诉这些愿意迁往西南的百姓,到了那边给他们分房分地,你们觉得百姓会不会愿意?迁移途中,我们还派部队护送,并保证他们活着走到西南。
相信你们应该都听说过走西口,下南洋这些事,相比老百姓自求活路,很有可能死在半路。现在有我们沿途保护,他们为何不肯呢?留下来,想活下来都难。
再不济,家有几兄弟的,可以挑两个先去那边看看吧?只要做好第一批迁移百姓的工作,等那些百姓到了西南,相信他们就会知道,咱们没有骗他们,西南确实有活路。
只要去的人传回信,到时愿意迁移西南的百姓,只怕多的你们都忙不过来。之所以让你们现在开始这项工作,也是我担心黄泛区的百姓,明后两年日子会更不好过。
黄河改道,若发大水,百姓农田就会被淹,一年辛苦都白费。不发大水日子更苦,大旱之下老百姓依旧会颗粒无收。提前迁走一些人,也是希望替他们找条活路啊!”
有关明后两年整个豫省境内会发生大旱,甚至爆发蝗灾的事,胡彪自然不可能说出来。提前迁移走一些百姓,也是希望这些百姓,能带动更多的百姓前往西南定居。
迁往西南的百姓更多,也能进一步补充胡彪连辖区百姓欠缺的情况,同时又能给这方百姓找一条活路。一举两得的事,胡彪为何不做呢?
始终没撤走救难军,正是为执行这项大迁移做准备。现在时机成熟,胡彪自然要着手安排。至于国民政府有可能阻拦,胡彪相信到时,他们会巴不得多迁走一些灾民。
部署完相应的工作,救难军很快着手迁移第一批百姓。第一批百姓当中,绝大多数都是被挑选走的官兵家眷。得知去西南能分房分地,这些官兵家眷都很期待。
消息传开后,一些家中男丁多的人家,也开始商量安排一两个儿子,跟着救难军的迁移部队走。反正吃穿都有救难军管,家里人至少不用担心他们半路饿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