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第二人格的隐患(2/5)
电话里乐尧把张默的情况大致说了一下,有些走投无路地问,“医生,你觉得现在该怎么办?张默还是什么都不肯跟我说,他宁愿自残,都不愿意跟我交流……”
林远回答,“张默有典型的自闭症倾向,所以他不愿意向你诉说苦恼,应该说是他的正常表现。如果哪天他突然说了许多自己的感受,你反而要担心些。”
乐尧手指揉了揉额头,苦笑道,“没想到林医生您还会开玩笑。是不是我做的不够好,所以张默还不够信任我?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开导他?让他能像个普通孩子一样?”
电话那头的林远沉默了几秒之后才继续说,“乐尧,我知道因为你最先接触的是张默,所以对他感情更深一些。但是我还是要提醒你,张默只是第二人格,张扬才是主人格。就did的患者来说,第二人格是主人格衍生出来,自我保护的产物。张扬当初把自己抑郁、自闭、悲观的这部分情绪分离出去,才形成了张默,所以张默从出现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这样的个性,而他存在的意义,就是保护张扬。”
第二人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就像是大脑自动写入了另外一个人物设定,这个人有自己的年龄、个性、甚至是和主人格不同的性别,他们来分担主人格的痛苦,带走一些令主人格痛苦的记忆,帮助主人格渡过难关。所以很多第二人格是存在严重缺陷的,甚至是极其危险的。他们可能永久的停留在幼年时期,可能有自残倾向,甚至可能有反社会倾向。所以,即便是一个表面看起来十分阳光开朗的did患者,他的第二人格也可能是个毫无怜悯之心,冷血无情的杀人犯。
乐尧追问,“第二人格难道不会改变吗?”
林远叹气,“很难。大部分的第二人格的一旦出现,个性和年龄都是固定的。只有在一些比较罕见的案例里,第二人格遭逢巨大变故,才可能会有改变。”
乐尧思考了很久才又问,“有没有一种可能性……第二人格,会取代第一人格?”
林远似乎料到他会这样问,“其实这个问题我也想过,因为张默出现频率更高,而他的第一人格张扬有明显的厌世倾向。我猜,大概是张扬的大脑自动认为将‘厌世倾向’‘自闭’‘忧郁’都放在同一个人格中会十分危险,所以就强行把它们划归给了主人格和副人格分别拥有。张扬因为厌世,所以不愿意经常出现,但是这不意味着张默就可以取代他。因为……”
林远还没说完,乐尧就自动接上了他后续的话,“因为虽然张默无法改变,但张扬却是可以改变的。”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