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每天扔掉一座金矿(3/3)(3/5)
齐政点点头,“不是谁都能像我们一样,既能引进最先进的加工生产线,仙茗大米也不需要精加工的。”
都说在雪崩来临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很多时候,行业的乱象背后,消费者也是推手。
以前大米加工去壳后简单清理就行了,但现在消费者都要求“光鲜”,大多数大米都会进行抛光,甚至多次抛光。
而同样数量的稻谷,抛光越多,产出的大米成品就越少——既损失粮食营养成分,又明显降低出品率。
这就导致出现了稻谷加工量和大米产量连年增加,但是稻谷出米率却逐年降低的怪状。
也就是说,生产的大米越多,加工损失的也就越大。
简单做个测算,以20的大米被加工成特制米为例,我国每年就损失大米约80亿斤,相当于近千万亩稻田一年的产量,2000多万人一年的口粮。
当然,还有高端一点的浪费,即使是嘉谷也都避免不了。
“粮食加工副产物包括麸皮、稻壳、米糠等,其中含有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及营养物质,经济价值潜力很大。但即使是我们嘉谷,也都是将其作为禽畜饲料,而无法对其营养成分进行充分的提取和利用。”齐政苦笑道。
“在这方面,不得不佩服岛国。他们的米糠综合利用率高达100,对生糠、米糠油、米糠蛋白和米糠植酸钙等被提取物的综合利用,简直能吊打我们国家。”
这才是白白扔掉的巨大“金库”。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