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霸王贤佐(2/5)
而说起徐庶此人,没有演义上说的那么离奇,至于能力,那也是没有真正的展现过。
历史上是这样的。
备备屯扎在新野,徐庶前往投奔,二人见面之后,刘备非常器重徐庶。
备备是什么人?乃是阅人无数,久经沙场,号称是火眼金睛的人,他器重徐庶,徐庶显然是很有才能的。
之后徐庶举荐诸葛亮,后来有三顾茅庐。再之后曹军南下,备备败绩,退往南方,徐庶诸葛亮等人跟随。
不巧的是徐庶的老母在乱军中走失,并被曹军掳走,于是徐庶辞别刘备,前往寻回老母。
自古忠孝难以两全。
徐庶选择老母,不可以指责,于是备备与徐庶涕泪而别。后来徐庶在曹丕时期,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都不是什么要职,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
但是从诸葛亮的评价之中,也可以侧面的猜测一下徐庶的才能。
曾经诸葛亮对徐庶,孟建,石韬等人说道:“你们这些人可以做到郡守,刺史。”徐庶等人则反问诸葛亮,你呢?
诸葛亮笑而不语。
这在诸葛亮看来,徐庶做个刺史不是问题,那已经很了不起了。天下才十几个刺史而已。
但后来又不一样了,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听说孟建做到了凉州此事,听到了徐庶做到了右中郎将,却又叹息二人怀才不遇,不见重用。
关平对这段历史很了解,往上有人讨论这件事情。猜测可能是,诸葛亮对徐庶,孟建能做到刺史郡守的评价是初期评价。
后来大家交情日深,徐庶,孟建随着学问加深,才能愈发出众,诸葛亮才知道,二人不仅仅是可以做到刺史,郡守的人。
可能还是霸王贤佐。
诸葛亮这才有了在北伐时期,那一番感叹。
总而言之,徐庶是历史上没有证明过自己,但是从刘备,诸葛亮,以及现在伊籍口中就能知道是一个非同小可的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