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三户人家(2/5)
宋轻云道:“支书,永华,我之所以选择这掉路径,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首先,这条路最短,可以最大可能的缩短工期。咱们村各家客栈农家乐的污水现在都是排进茅坑中,几天下来都涨满了,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其次,这三户人家中,黄明和陈新没有建大棚,而老七婆家的大棚里也没有种葡萄,对他们的农业生产影响不大。如果该其他线,各家都是温室大棚,又是挖沟又是动土,真弄出问题可不好解决了。”
说到这里,他感慨道,葡萄这玩意儿很有灵信,就跟人一样。你种下地后就尽量不要去打搅,否则一但受了惊,搞不好就不结果了。
刘永华笑道:“这事梅大姐和白教授说过,我们都晓得的。”
龚珍信又接过宋轻云的手机,看了看地图,点头:“这是最佳方案,好,就这么做。我现在就打电话给这三户人家,让他们配合施工。”
刘永华却一迟疑:“珍信叔,这毕竟要动人家的地,虽然管道都埋土里,也不影响种庄稼,可仅仅打个高脚脚电话过去好象不太妥当,还是要亲自登门去跟人好好商量才对。”
龚珍信也是在农村呆了一辈子的人,自然明白刘永华话中的意思。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那是比儿子还宝贵的生产资料。
你去碰人的地,不管是做什么用,别看平时大家关系不错,可保不准人家立即跟你翻脸。
“好,宋轻云你和永华代表咱们村集体上门跟人好好说。”
宋轻云却不以为然:“黄二娃和我私交不错,陈新也不用说了,至于老七婆,上次他家葡萄得了霜霉病还是我去找的梅咏,面子还会给的。支书你说得也对,咱们礼数得走到。”
农村是人情社会,凡事都得讲个礼。
当下,宋轻云和刘永华谢绝了龚珍信女儿留他们在家里吃午饭的好意,匆忙离开。
龚珍信老糖尿病一个,不能吃油腻,不能是麻辣,菜里不能放糖放味精。他家的饭菜味道寡淡得紧,实在不吸引人。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