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四十三、阴与阳(4/5)
“即是如此,殿下为何要……”
“若是我像当年一样对他横眉,那么我就白白在这里待了十四年,白受了这许多苦!”金小诗缓缓说道。
金隆运料的也没错,这些年金小诗确实是被汉家的文化给驯化了。
在瑞朝的这些年,金小诗最感兴趣的并不是诗赋,而是真正的汉家文化。
刚开始接触汉人的时候,金小诗很惶恐,所以也很谨慎,他时时刻刻留着着汉人的言语和行动。
慢慢的,金小诗就觉得汉人真的是一个很奇怪的民族,让人捉摸不透。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虚假,可是转而又很真诚;有时候他们很宽容,可是有仇必报;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懦弱,可是彪悍起来也无人能及;有时候他们显得很笨拙,可是总会在不经意间显示超人的智慧;有时候他们看起来很懒惰,可是吃起苦来不要命;有时候他们慷慨大方,可是也有时候他们吝啬无比……
这真是一个善变的民族,没有一点规律可寻。
这让金小诗迷茫了好长一段时间,只到有一天他不知道听谁说了一句要了解一个民族,要从文化入手。
金小诗为了寻一个答案,或者说要让自己在瑞朝活得更好,所以他开始研究汉人的典籍,并与身边的汉人相比对。
刚开始,金小诗拿着典籍根本不知所云,什么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什么无为无所不为,什么无可无所不可,简直是莫名其妙。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小诗自己也经历了许多,再加上他所观察到的,他才明白,汉人这个民族并没有特定的行为标准,他们永远在寻找一种最为合适的行为方式。
这个世间是变化的,所以他们也是随着世间的变化而变化,所以他们无为也无所不为,无可也无所不可。
在明白这一点的时候,金小诗是很兴奋的,他觉得自己掌握到了成功的秘诀,这个秘诀是经历了一个民族血与火的验证的。
也就在那一刻,金小诗甚至在内心有些感谢把他留在燕京为人质的金隆运和林太后。
正如汉人的典籍上所说的一样,凡事总是有阴与阳的,如果不是留在燕京为质,金小诗觉得自己不可能得到这个秘诀。
如果当初为质的是金小诗的弟弟——如今契丹皇帝,那么他现在也许也是一个将死的皇帝吧。
金小诗如是想。
金小诗,在内心期待上天给他一个机会,一个回契丹的机会,让他学有所有。
如此他这些年的苦才真正没有白受。
晚宴上,金小诗看着那个同他当初在燕京一样惶恐不安的青年,如是想到,而且金小诗有预感他的愿望一定会实现。
所以此时金小诗的脸上并无丧气之色,比起金隆运和秦变来说,他的神色再正常不过。
瑞朝大臣的扬眉吐气之气与契丹金隆运强打精神的僵硬之色形成了显明的对比。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