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三十、道(3/5)
周梦顿时觉得很是愧疚当然也真的很忐忑。
“怎么,小师妹觉得我讲的有问题。”蔡元明语气温和的问道,并无自己的言论被周梦晒了的恼怒。
“没,没有。”周梦慌忙说道。
“蔡先生所讲的,你都听懂了。”瑞帝知道周梦总是有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到也没有多恼怒。
“有点懂。”周梦如实回道。
周梦从来不是做学问的人,再加之以往比较浮躁,自然不会系统的去学这些,只是偶尔零碎的接收了些相关信息,而后人云亦人,一知半解而已。
现在突然听到蔡元明的这些言论,只是觉得深奥,又不自觉的被吸引,现在听瑞帝问起,才觉得头昏脑胀,脑袋里像塞满了东西,懵懵懂懂的懂了一些。
“那你大概是和你这位师兄一样,在暗地里笑朕无尧舜禹这三位圣王的品性吗。”瑞帝不以为意的说道。
“周梦没有。”
“元明不敢”
周梦和蔡元明同时说道。
周梦说的是实话,那句调侃虽然有瑞帝所言的意思,但她并未想到这一层来。
倒是蔡元明脸色微红,尧舜禹三圣王能够垂衣裳天下而治,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那时候的百姓崇拜他们,他们有足够的影响力。
虽然瑞帝也颇受百姓崇拜,但比起先贤圣王,还是差一截的。
然而蔡元明若直说,定然惹得瑞帝不快,所以将这层意思免去,却没想道瑞帝一下子就听明白了。
瑞帝摆了摆手又问道“你刚刚说道儒各有所长短,说来与朕听听。”
“道形而上,悟性一般的人理解起来未免坠于虚无,而悟性高者大多强者,或是悟透天机太多,而失了所多情趣,虽然能够做到独居,鸡犬不相闻,但到底没了烟火之气,少了许多意思。”
“儒家大多形而下之言,以文字、语言孝化世人。然而文字、语言的承载是有限的,所以不免将道器化,在传授的过程中也容易失真,器化了的东西自然不是道了,所以老子才言道可道非常道。”
“有些东西直能意会,不能言传,需要自己去悟,但这也是道的缺点。虽然圣人也曾言满大街都是圣人,但人的悟性有高底,以道治国不如以儒治国来得方便。”
“以儒治国,简便易行,不比道那样高深莫测。这也是元明觉得儒比道更适合治国,当然这也符合儒家之中庸。”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