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赌石界大佬(5/5)
刘清继续介绍:“最近,年已65岁的马老又有惊人之举:他在缅甸仰光公盘(交易会)上,以1000万元断然拍得一块巨大“赌石”切割后当即有买家出价5000万元,成为当季赌石市场的最大赢家。今春,一辆专车把这块玉石的一部分搬进了北京的西单民仁福翡翠店,着实让人们开了眼。
古往今来,翡翠毛料交易从来就是冒险家的赌博战场。翡翠毛料小则以克计算,大则上吨重。被挑进“赌石”场里的多数是被行里人称作“蒙头石”的,指的是外表有一层厚薄不等的外壳包裹着的石头,或者被开了小天窗的。很多玉石买家就是在这种外壳下展开赌博游戏的,其中不乏把所有资产全部押在一块石头上的,无经验和胆识的人都不得不望而却步。即便是“半明、半赌”的玉石,交易者也慎之又慎。行内的人都知道,一块石头被切开,有可能得到的是晶莹剔透、碧绿如水的上品,买家立刻身价百倍;有的石头则可能是地干无水、一钱不值的土石,买家顿时倾家荡产。
原本是地质学者的马忠仁,1940年出生于滇西古城腾冲,距离缅甸玉石产地不远。大约数千年前,腾冲人在缅甸北发现了一种奇妙的石头,带回家乡切磨,得到了一块美石,这就是翡翠。从那以后,玉匠、珠宝商开始云集腾冲。当年马忠仁的父亲也是翡翠的行家里手。解放后,马忠仁在大学里读的是地质专业,之后搞了20多年的地质研究。改革开放后,他成为同辈学人中最早的下海者之一。
独特的地质经历让他对翡翠堪称了如指掌。任何一块翡翠毛料,只要他拿在手上掂一掂,里面有没有绿,有多少绿值多少钱,他十拿九稳。所以人称他为“翡翠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