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话里藏刀(3/5)
这种分工虽然清晰,但谁的孩子谁抱,工作之间没有前后手,仅凭王伟最后签个字,这样的部门无论是履职风险还是操作风险几乎是敞口的。另外,因为各家自扫门前雪,业务档案归集兼职惨不忍睹,叶峥有几次要看几个特殊一点的历史保单,答复是“不是找不到,只是找起来太费劲,没个把礼拜是不可能调出来的。”
如果仅仅是业务流程的问题,也还好,碎催的业服部偏偏有一个软蛋一样的领导,平心而论,王伟真是个好人,中规中矩任劳任怨,可真就毁在了一张嘴上。有的人毁在嘴上,是因为嘴快,逮着什么说什么,王伟是因为嘴笨,等他想明白该说什么的时候,对方早就骂痛快拍屁股走人了。
这就比较难办,一个部门不仅有内忧还有外患,这让叶峥着实头疼了好久。早在两个月前司翔就问过他这个部门应该怎么调整,他这阵子也跟辛达和辰姐几个部门经理分头征求过意见,但最大的问题在于,他没有实操的经验,所以无论给出什么回答,都未免显得形而上学了。
“业服部确实存在很大的问题。”
叶峥苦苦思虑,先说句废话应付一下,毕竟这个部门问题要是不大,司翔动这个脑子干嘛呢,所以叶峥遵循了与领导相处的第一条铁律。
先从方向上与领导保持一致。
“这不是一个问题,这是一些利的问题,确实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要想解决这一系列的问题,归根到底我认为还是人的问题。”
这是叶峥的第二句废话,也是第二次向司翔提起人的问题。
叶峥把领导眼中的问题放大,先就问题说问题,虽然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但至少明确了问题还挺多,把问题归结在人身上,这也是叶峥跟从前的老领导学来的。
几乎一切问题到最终都可以归结为人的问题,万事以人为本,所谓事在人为,组织赋予了领导三件宝贝,督导、费用、换人。遇到事儿不满意,先把人叫来骂一顿,这是从形式上改变下属的工作态度,得长点心了。如果这个下属软硬不吃,那就砍费用,如果下属乖乖听话,那就加费用,总之用一只看不见的手,调控着下面可利用的资源。最终,实在问题出大了,需要找人顶雷了,那就调岗。叶峥在展业这么多年,从心里认为调岗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手段。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