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重逢不相识(2/5)
十年前,明姑姑连夜带着村民离开了百花村,经过半个多月的跋涉,最终在长安镇落脚。
明姑姑不知用了什么办法,让长安镇的镇长大人主动将这边的大片房舍贱卖给了她。明姑姑除了留下医舍这套小院,其它的大片房舍全部免费分给了百花村村民。除此之外,百花村的村民们每家还得到了丰厚的安家费,以此做点小本生意,此后,百花村的村民们便慢慢在长安镇安顿了下来。
在百花村村民的心中,明姑姑不但神通广大,且是他们的恩人,因此大家大事小事都喜欢来找明姑姑征求意见。
王伯和孙子五儿相依为命,后来干脆就在明姑姑这里帮工,五儿也顺便向明姑姑学点医术草药的谋生手段。
妇人猛地站起来,又慢慢坐下去,良久才道“王伯,让小五去找找吧。今天街上人太多,不要出什么事才好。 ”
王伯赶紧将五儿叫过来,让他去找明月。明月以前不叫明月,叫晓儿。自从他们搬来长安镇后,名姑姑便不再叫她晓儿,而是更名叫月儿,还给她取了一个大名“明月”。
王伯想着明姑姑可能也是为了躲避仇人追杀而隐姓埋名,故而也不多问。
妇人顿了顿又道“王伯,以后我要是不在了,求您帮我多照看月儿,直到她嫁人为止”
“明姑姑”王伯一惊,急忙说道“我一向视月儿为己出,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的……您到底发生了何事?”
明姑姑摆摆手,伤感地说道“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我不知道会是什么时候,我感觉到大限将至……”
王伯一听不由老泪纵横,双手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您这不是好好的么,何必要说出如此决绝的话。”
长安街上人头涌动,街上挂着各种花灯,街中心搭了个戏台,正有戏子在上面咿咿呀呀地说唱,台下围了一圈又一圈的人,喝彩声此起彼伏,好不热闹。
一位十二三岁的纤细少年从人群中拼命地挤了出来,只见他脸上戴着一张火神的半面具,只遮住了鼻子及以上的部分,露出雪白如玉的肌肤、晶莹剔透的下巴和一张嫣红的小嘴,修长的脖颈在灯光下宛如美玉光洁。
少年头上的帽子都被挤歪了,他拿着两串糖葫芦,在其中一串上咬了一口嘟囔道“这戏连着演了几年了都不换一换,着实无趣。我还是去镇南的河床边看烟花吧。”少年说着就向镇南方向快步走去。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