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下)(4/5)
后世的治国之路,是无数的先辈们用血泪淌出来的。
无数的教训都写在了书本上,若是没有看出来什么那只能说小公爷太蠢、没用心读书。
但凡是用了些许心思的,总是能够找到点的。
比如“天下大同”此论,它经过了多次的历史沉淀后有过不同的发展。
清末的屈辱之后,这种思想更是进一步有了剧烈的震动和发展。
一部分如以康南海的《大同书》、章炳麟的《五无论》为代表的,更倾向于乌托邦似的幻想。
相较起来,洪仁坤所执行的《天朝田亩制度》及孙德明的“天下大同”更加实际些。
正是有这些个前仆后继的前辈们,不断的提出自己的设想。
并去实践自己的设想,张小公爷才能够结合后世华夏自己的发展总结出经验来。
没有这些前辈们的血泪淌出来的道路,张小公爷上哪儿“生而知之”去?!
“此卷……善!大善也!!”
刘健那双苍老的眸中,迸发出丝丝的精光。
整个人似乎一瞬间挺拔了起来,却见他缓步行出径直走向了张小公爷。
随后,这位理学大家、内阁阁老做了一个惊人的动作!
他竟然对着玉螭虎后撤一步,掸袍正冠深深的一揖到底!
“晦庵公快快请起!这如何使得!这如何使得!”
张小公爷确实是有些慌了,老头儿今年都奔七十了。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