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八章 帝王亲临问行策,围炉之畔话春秋(中)(2/5)
军械营造局、国防军、货殖会、改土归流……等等,身处其中无人提及好似觉着正常。
但张小公爷这么一说,顿时众人醒悟过来。
唐寅当年舞弊案时,大明是什么样子的?!
恍惚间这席间君臣,居然感觉是很久远之前的事情了。
刘健其实有时候下朝也扪心自问,如今大明是变好还是变坏了?!
但这个问题,现在显得没有任何的意义。
北方的边患鞑靼已经彻底消除,草原上的驿道、边城正在修造。
黔州、桂西两地曾经让国朝颇为头疼的土司问题,如今改土归流不复存在。
西南边境上渐渐崛起的安南、东吁,如今威胁不再彻底臣服。
潜伏着的白莲如今成为了大明手上最锋利的刀刃,流民之乱亦不再。
大量的耕地被收归国库、内库,更别提户部银库在参与到货殖事物中的盈利了。
更别提庠序教谕部的设立,各部大量的吸纳了举子入朝。
大大的拓宽了读书人入朝的渠道,更使得原本暮气沉沉的朝堂上多了几分生气。
好或者不好,其实已经一目了然了。
“有如此大明,方可有臣此番胜迹!若无如此大明,臣即便是肝脑涂地又何以胜耶?!”
“而大明能得如今局面,一字可曰之为——‘变’!”
张小公爷深深的呼出一口气“《周易-系辞》下曰‘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这亦算是个难得的机会,张小公爷决定在这里将自己的想法陈述下来。
大明变,而安南、东吁却不变。
以变质天佑之、吉无不利,对不变、不通则穷。
何以胜之耶?!结果一目了然。
“古今强国者,无不由变法生!古今衰亡者,无不由固步自封而亡。”
“汉时王族封地而乱,后收回大治!得兴!”
“又纵门阀成害,不得改而终其国。”
张小公爷将自己所想,娓娓道来。
熊孩子朱厚照听得是两眼放光,不住的在宣纸上奋笔疾书。
王守仁、唐寅、徐经……等人,则是大脑开始疯狂的转动起来。
这算是少数他们的少年恩师,站出来给他们如此讲课的时候。
汉之门阀、唐之节度使之祸,再到宋抑武过甚以致靖康之变坐失东京南迁残喘。
“我皇明开国时尚有边患,永乐陛下雄才大略北征南讨之下总算承平……”
唔……这一记马屁拍的甚好,拍的是弘治皇帝眉开眼笑。
“然,英宗以来我皇明国力却日渐式微……”
本章未完,下一页继续